close

整風運動」,一般又稱作「延安整風」、「搶救運動」、「搶救失足者運動」,是毛澤東於1942年2月抗戰期間在延安發起的政治和文化運動,持續了三年。主要目的是透過鬥爭國際派,鞏固毛澤東的領導地位。所謂的「整風」是指「整頓三風」,包括「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,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,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」。整風運動的實行,使毛澤東成為黨主席,在黨中央的地位更為確立,也使共產黨對於幹部和黨員的領導更為有力。

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在蘇聯共產黨資金援助下成立,當時各國共產黨都是共產國際的分支機構,並沒有獨立自主權。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由毛澤東等中國本土幹部領導,中共中央為共產國際派來的國際派人員掌控。1941年6月,納粹德國進攻蘇聯,蘇德戰爭爆發,蘇聯無暇經營中共事務。毛澤東利用這個時機,於1942年2月在延安發起「整風運動」,打擊中共內部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,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,廖旭樹立毛澤東思想,擺脫共產國際領導,轉變成不受蘇聯控制的「無產階級政黨」。

三面紅旗」是中國共產黨對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」、「農工業生產大躍進」運動和「人民公社」的統稱。1959年起實施的「第二個五年計劃」中的三項核心工作,原名「三個法寶」,1960年5月後改稱「三面紅旗」,分別是總路線、大躍進、人民公社,目標是在短期內使中國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,建立社會主義。總路線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綱領,即是「鼓足幹勁,力爭上遊,多、快、好、省地建設社會主義」,大躍進是指速度、人民公社指的是組織

三自一包」是指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於1962年因應大躍進時期發生的全國性大饑荒而推出的農村經濟政策。「三自」指自留地、自由市場及自負盈虧;「一包」即包產到戶。這後來成為劉少奇在文化大革命時「走資本主義道路」的罪狀。

兩個凡是」,即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,我們都堅決維護;凡是毛主席的指示,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」。華國鋒掌權期間,繼續推行「以階級鬥爭為綱」的毛澤東路線,提出「兩個凡是」主張。鄧小平復出後大量平反在「文革」期間遭到打擊迫害的中共黨員幹部,形成「改革派」,與「凡是派」鬥爭。改革派提出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」,打擊全面肯定毛澤東得「凡是派」。1978年12月18日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,「改革派」獲得勝利,鄧小平提出「解放思想,實事求是,團結一致向前看」的號召,作為中共日後各項工作的指導方針。三中全會後,凡是派的勢力遭到打擊,華國鋒的國務院總理職務由趙紫陽取代。1981年6月底召開「十一屆六中全會」通過了「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」,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正式做出評價,總結為「開國有功,建國有過;功勞第一,錯誤第二」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yStudy 小書房 的頭像
    MyStudy 小書房

    四時充美

    MyStudy 小書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